查看原文
其他

这篇文章,一定会刷新你对笔记的三观

PM 一周进步 2019-07-31

大家好,这里是一周进步。

 

做笔记,是我们从小就开始学习的一种技能,相信现在很多人也养成了记笔记的习惯。无论是上课、开会、培训和客户沟通,我们都会非常自然地拿出笔记本进行记录,甚至还觉得自己的笔记记得不错。

 

但你有没有见过,笔记居然还可以做成这样:

 

 

看了别人家笔记,是否被其视觉化震撼到,是否会怀疑自己这么多年做的笔记是假的?



上面这种笔记,叫做“视觉笔记”。


是近2年来人气很高的新型笔记方式,它具有三个标签:图像化、易读性和强记忆。


使用和记录起来都非常简单,所以受到很多职场人士的欢迎。


(DISC培训课堂的视觉笔记)

 

 


【01】颠覆认知


视觉笔记,又叫涂鸦笔记,它是混合了书写、绘画、手绘版面设计、形状、以及诸如箭头、方框、线条等视觉元素。


它的创始人美国的迈克.罗笛是因为实在忍受不了会议或活动中自己的线性笔记,在2007年创造了这种新的笔记方式来记录和呈现信息。


迈克.罗笛


当做视觉笔记时候,会调动起我们的全脑思维,让左右脑同时进行思考(线性文字笔记只调用左脑进行思考),开启语言模式视觉模式双重编码模式。


双重编码理论(Dual Coding Theory)由佩维奥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人类大脑同时以视觉形式和语言形式呈现信息能够增强记忆和识别。

 


线性文字型笔记,只是调用了大脑的左脑在进行思考,所以其记忆效果不强。大家可以回想下我们最近一次培训课堂记的线性笔记,你还能记得多少?

 

而视觉笔记,是会让我们大脑同时开启语言和视觉模式编码,是进行一个“ 观察输入,归纳整理,视觉化输出”的过程,这样,我们会对文字信息进行深层次的理解和转化,让记忆变得更加巩固。

 

并且,视觉笔记不枯燥啰嗦,而是清晰明了并且有趣化,大家做完后更乐意去传播分享。

 

【02】作品展示

PM给大家看下,我们是如何将视觉笔记用到工作生活上,让其变得更有趣。

 

①课堂笔记:



在培训课堂上,我们不是简单的复述输出老师讲的所有内容,这没有任何意义。


我们需要聆听老师的重点,抓住关键点,然后用图像+文字的方式将我们的想法呈现出来。


所以你看,如果课堂结束后,你的笔记是这样的视觉笔记,是否你会很乐意去翻看,并且还能让你回顾起课堂的知识点,轻松梳理前后内容的关联性。

 

②团队会议:

 

在我们的团队会议用上视觉笔记方式,会让你们告别传统死沉沉、不积极、效率低的会议状态。


因为当参会者看到自己的想法或建议被图像加文字方式记录在白纸上面,会觉得被认同,大大激发了“参与感”


同时,让大家的注意力都聚焦在一个地方,创建了更容易记忆的媒介,极大地提高了“群体记忆 ”,也利于会议后跟进和落实,让团队会议更高效!


③时间管理:

用视觉笔记去做“时间管理”,对于想提高工作效率和产能输出的朋友们来说,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因为当你自己用笔尖在笔记本上,去创造出美观又实用工作任务提醒时候,大脑会也会生成直观清晰的时间管理示意图,同时还会被赋予能量满满的仪式感。


 ④手绘风格PPT:

 

视觉笔记还有一个神奇的应用范围,就是可以用到PPT当中。


上图就是PM的小伙伴Meio在分享会上用到手绘风格的PPT,其个性化受到现场学员们的喜爱。


做法很简单,先将自己的每P要讲的内容涂鸦出来,然后用相机或者扫描王摄影为图片,最后上传到电脑插入PPT中即可。


所以,如果你想让自己的PPT与众不同,在一大群人中亮出你的闪光,可以尝试这样手绘风格PPT。

 

⑤烹饪美食:

 

在我们平常生活中,唯有美食和爱是不可辜负的。


所以无论是你烹饪给爱人,还是家庭的美食,我们可以用视觉笔记将它呈现和保存下来,让它来承载满满的爱。


当我们再次翻看的时候,烹饪美食的场景就会再次浮现。

 

【03】视觉笔记的好处


①增强记忆,加深理解

 

大家回想下,我们在开会、在参加培训时做笔记,是怎么样一个场景?


我们是不是边听边手不能停,快速地去记信息,最后呈现的是密密麻麻的纯文本笔记。然后,你会发现,虽然当我们全部记完信息,但是过几天后我们可能记忆不起大部分内容,原因是线性文字是很难让大脑去记忆的。



而视觉笔记让我们不再去追求信息内容数量的抄记,而是将注意力放到演讲者的重点上,同时当我们用图像加文字的方式去记录信息,调动起全脑思维,真正对输入内容去思考和转化。

 

这样对记录下来的信息内容记忆会非常深刻。

 

②图像呈现,信息直观


纯文本信息本身就是很难消化的,加上中国文字的博大精深,有时候是很难让对方一下能理解文本信息内容和梳理前后的关系。可能看了半天还是,对方还是弄不清楚。

 

但是视觉笔记它很直观,通过图像表达,能够在短时间内将复杂问题简单化表述,让信息变得更加直观,简单明了,不需要花更多的语言去描述,主要是快速有效地传递信息,让职场沟通更高效。


 


认识了这么好玩又有用的视觉笔记,是不是已经打动你了呢?


“可是我不会画画,怎么破?”


这是99%的人第一反应,PM只想对你们说,我们不要将视觉笔记看成了是绘画,我们是表达想法,而非艺术!(IDEAR NO ART)


没有人要求你画得很漂亮,视觉笔记中确实会有很多图像构成,但它们只是我们的思维外化,让我们的想法看得见,这里不像美术中的画画,需要追求很高的艺术性。


你只要掌握PM下面给你介绍的5个基础元素,就能涂鸦出一切你想涂鸦的事物。



看看这5个基础元素,你是不是有似曾相似的感觉?


再看看下面这些图像:



是不是很像你刚刚学会拿笔的时候,乱涂乱画就能出来的图像?


那时候这些简单的几笔的图像就足以表达出想法,无论好不好看,像不像,总是被小小的我们带到各种空白的地方,纸上、墙上、衣服上、手上……


这种自由的天性和自信的表达,长大后却变成困难和障碍。现在是时候找回来了!


带上这5个基础元素,就像玩积木一样,再看看你周围的事物,是不是都可以被堆砌出来?

当你看到正使用的笔记本电脑,是长这样的:

 

当你看到手边的手机,是长成这样的:

 

当你看到可爱的小猫,是长成这样的:

首先我们关注事物的外轮廓,并将它拆解成各个基础元素,然后就可以涂鸦出这些基础元素,在纸上构成你关注的事物了。


掌握这种方法,就能轻松破除不会画画的心理障碍了。

 


我们先来分析一下这张视觉笔记,其实它是由主题、主题图、文字、图标、边框、署名等元素组成。


这6个元素用下面这六个步骤,就可以画出一张完整的视觉笔记。


第一步:画出主题视觉图像

主题图像是整个视觉笔记最重要的一个图,也可能是最大的一个图,它代表着这张笔记的主题与精神。


在开始动笔之前,你需要先结合主题内容,构思一下主题图像,通常可以从这三个角度思考:


1. 人物图像(主题分享者或内容关系到的最关键人物)

2. 文字设计

3. 场景引导


就拿我们个人时间管理视觉笔记来说,这份是Mei02018年的时间管理,所以可以画她的个人图像,加上姓名、年份等文字元素构成。


 


第二步:写上主题名称

完成主题图之后,就可以写上主题,它们通常紧挨着,组成一个整体。当我们看这张视觉笔记的时候,要让我们的视角第一时间注意到主题图和主题文字,所以主题文字在书写的时候要比其他部分的文字大一些。


 

第三步:抓出关键字重点

做视觉笔记首先是要从一连串的想法中提取关键文字来表达,过去我们已经习惯把全部文字都记下来,一开始要抓出关键字会比较不习惯。


你可以从小段文字或者我们自己的时间管理内容做起,先打个草稿,相对简单清晰。

 

第四步:把关键字转换成视觉图像

当你已经列出关键字后,这一步,就可以好好发挥我们的涂鸦能力,用简单的几笔勾勒出文字背后的相关事物或场景,能让文字更生动和有趣,利于记忆。


 


第五步:让观点串联

这一步,可以用云朵、边框、线条或箭头等元素,连接同一板块的内容或有先后顺序、时间顺序的关系的部分。让观点或内容得到串联,重点在于引导我们的视角和阅读。


第六步:重点再度强调

最后,我们再对这张视觉笔记的重点文字或图像进行强调,方式可以有:放大、线条加粗、加阴影、版面润色。这里主要用到加粗、加阴影、润色等方法。这张视觉笔记一下子具有吸引力,整体也更加聚焦。

 

 


认识了视觉笔记,破了“我不会画画”的心里障碍,掌握玩转视觉笔记的6个步骤,最后想告诉大家的秘诀就是:说了一万遍,不如自己画一遍。


这一点是贯穿我们做视觉笔记的始终。当你开始拿起笔尝试做视觉笔记的时候,告诉自己这不是一幅画而是一份笔记,是关于想法、概念、文章、演讲或是一本书的精华呈现,你所画的元素、图像是对内容的突出和引导。


下面为了让大家更好的实践,再告诉大家几个注意的细节:


  • 开始要慢

开始时只使用页面的一角进行涂鸦,随着水平的提升逐步扩大范围;


  • 善于倾听

在生活和工作中多多实践,排除干扰,仔细倾听;


  • 画图要简

像孩子一样用5个基础元素画画,简单易懂;


  • 积极摸索

在实践过程中,摸索出自己的方法,做出自己特色的视觉笔记;


  • 乐于分享

分享自己的视觉笔记吧!一定要和别人分享你的作品。

 

最后,如果大家想系统学习视觉笔记,可以先从下面的三本书看起。当然也可以持续关注一周进步。


 

 


本周五将开启第一期视觉笔记基础训练营招募,敬请期待~





用了4年PPT,我有几个槽点不得不说

毕业后的第一年,都不会那么好过

如何快速合并Word文件 | 知识卡片09期



-本账号系网易新闻·网易号“各有态度”签约账号 -

Modified on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